数理、迁徙及纵横的结构性叙事——评李玫《“

2020/09/25

李玫博士作为我国卓有建树的中青年女性学者之一,以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著称。其《“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1]是她博士学位论文的公开出版物。

缪天瑞称律学 (Temperament)是“依据声学原理、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各音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1。主要分为人工律制和自然律制两大类。人工律制是以十二平均律、二十四平均律为代表的律制,而自然律制是以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为代表的律制。在纷繁多元的音乐世界里,是否仅有这些常见律制?如果对该问题有所质疑,就需讨论另一问题:常见律制之外的律制是什么?并且在音乐中具体如何表现?李玫博士在这部著作中,从中西方对于特殊音律的探索以及她本人对常识之外律学现象的思考,给出了她自己的解释。

一、文本内容

“音律现象势必遇到律制问题”[1]41。该著作以民间音乐中大量存在的“中立音”音律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通过对音乐实践中所“形成的丰富的中立音调式”以及“体现出审美表情的技法体系”的研究,观照音律现象背后的律学属性。鉴于过往研究对中立音现象存在的忽略或者对“中立音现象缺少公正的态度”而将其“解释为听觉和制作上的偏差”问题[1]1,该著作以“中立音”为切入口,对其进行律学理论假设以及“形态学、音乐物理学和民族学”的梳理[1]2,并“借助数理为音乐回归自然辨明航向”[3]315,为音乐寻求深层的“律学解释和乐学解释”及“分析中立音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从而进行 “文化学的思考”[1]2。

在这样的思路逻辑下,作者首先对国内外“中立音”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她认为王光祈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音乐中有3/4音的存在[1]12,鲁颂文是最早也是惟一撰写专文来肯定“中立音”的存在[1]13,缪天瑞在《律学》中第一次提出“阿拉伯3/4体系”,赵宋光在《关于半升半降音的律学假设》明确阐明了“半升半降”的音律现象、并在《关于3/4音的律学假设》中创造性地提出“13化跃迁的数理逻辑关系”,冯文慈在《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中“最早集中讨论中立音理论价值”[1]16,应有勤、孙克仁提出“谐音简比律制”等,诸多学者的真知灼见,为大众从最初对“中立音”现象持否定态度发展到认同传播奠定了基石,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实属不易。

作者将中国“中立音”研究分为3个阶段,即20世纪早期的“准中立音”研究阶段,80-90年代“中立乐、律学”研究高峰阶段,以及90年代以来的所谓“冷却”[1]22研究阶段,对“中立音”音律现象的认识历经了从感性认识进入到初步理性认识直到“深化的理论取代热情的简单描述,理性的逻辑技术分析替换了主观推测”[1]22的过程。中国以外,作者分别追溯到了古希腊和古阿拉伯。在她看来古希腊调式虽“外部框架都是纯四度”,但其内部实质“却涉及不同的律制”[1]29。并对毕达哥拉斯分别使用不同相对弦长比例形式对“变化四音列”进行解释的方式展开了论述。同样,作者对于阿拉伯人关于“札尔札尔中指”的律学解释,认为阿拉伯人的中立音音律不论是理论还是音乐实践的探索,均力求以自然律为立足点予以把握。

对于上述研究,作者从“律制归属”、“历史成因”、“研究方法”[1]3633个方面展开了总结,并归结了4种主要研究方法:“文献考证”、“律学的数理计算”、 “乐学理论的音调分析”和“乐器结构的分析”[1]36。在文献综述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敏锐地把握到以往“中立音”现象研究的缺失,指出“在研究中还存在术语不统一,术语概念模糊和分析方法的随意性,实证的方法少而感性描述和主观推测多的倾向。对研究对象缺少宏观把握及横向比较,多为各地学者针对当地的中立音现象孤立地研究,因此难于对其成因和可能存在的历史来源做出合理判断。”实质上,作者在主体部分的研究中,针对上述研究的阙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从多维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首先,作者将赵宋光先生的“跃迁理论”[4]作为方法论基础,该理论是“赵宋光先生从量子力学”[1]57借用而来,并通过赵先生提出的“音程系数和音程值”、“相对波长和相对音高”、“跃迁算子和跃迁值”3对“数学方式”的表述来阐明“从某一弦长到另一弦长的跳跃性迁移”的相互关系。作者在此理论基础上对中外民间音乐“中立音”现象大胆提出律学设想,提出“阴仪11化”和“阳仪13化”两种跃迁通道,并通过律学计算得出了“中三度”、“中七度”、“半增四度”、“中六度”、“中二度”和“半减五度”等6种中立音音程,共36个理论数据。此外,作者还分析了中国古籍文献《淮南子·天文训》的“律数之谜”,并且从声学、心理物理学和数学等角度分析了中立音的审美意义,以此在理论上对中立音的律学假设进行支持。

上一篇:构成艺术中数理思想及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