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制度优势
2021/07/08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对于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不同层次生产力结构的有机结合,适合我国具体国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层级推进的制度保障。经济制度是经济关系的规范化、法律化的表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而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经济关系形成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同的社会生产结构相应形成不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存在发达的生产力、中等发达的生产力和欠发达的生产力,这是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关系、不同发展质量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结构上的反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从法律规范层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层次的社会生产力做出的反映。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要把体现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经济关系、基本经济结构维护好、巩固好,对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创新,更大程度释放制度的能量和活力。这正是基本经济制度既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的显著优势。
其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原则,符合我国人民愿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国家在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国国情社情民情,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在经济领域建构起来的系统化的制度规范。在这个制度内部,适应不同经济占有关系的多种所有制是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根基,适应不同经济交换关系的市场体制是现代化经济的运行形式,适应不同经济分配关系的多种分配方式是生产力结构要素协调发展的实现形式。这样一种经济制度十分有利于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也十分有利于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形成全体劳动者与不同生产要素协调发展又充满活力的局面,有利于形成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态势。这样的发展局面和社会态势体现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本规律,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正是创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这个“中国奇迹”的制度文化密码。
再次,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创和市场主流的共振作用,契合主体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70年来,我党领导人民坚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重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从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再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注重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增强不同主体的改革发展能力。迄今,我国建立了一个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各级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发挥各类企业的创造和创新作用,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契合国家主体、企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能力与需要的趋于定型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样一个制度,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也不同于各类市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更加不同于各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而是一种着眼于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着眼于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着眼于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经济制度。中国的发展成就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主创作用和市场发挥主流作用的共振机制,这正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优势。
上一篇:增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与服务能力策略刍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