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迹 翻开中国历史长卷,可看到经过一千多年的科举发展到极致的“八股文”,结果就是“一文定天下”,也就“得文章者得天下”!于是哪时的学子们就在所谓最公平、最标准的八股文考试中“头悬梁、锥刺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直到西方列强的战舰入侵,炮火烧身······ 解放后,曾受到在西方列强欺凌的我们似乎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于是大兴科技,大兴企业,教育也从源头上特别重视科学性学科,从哪些年中考就能看出,计分的主科中数理化占明显优势,即便语文科占基础地位,但考分不易拉开差距,也就是高分不易、中等分数容易,于是数理化好的学生便能升学(在升入中专或大学的学生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因此便产生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确实,近几十年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上去了,物质生活好了,国力大增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其实并没什么大错,从就业、科研、创造力等方面上看,在今天也是行得通的。在经济社会中毕竟理科就业是绝大多数,科学技术改变物质社会是毋庸置疑的。去年北京的两位高考女状元都没被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选中,说明清华北大的眼界高。原因是哪次高考题相对简单,分数普遍较高,这种情况有利于细心的女生。作为多年的理科教师都知道,每逢考题简单时,细心的女生分数就超过男生,但男生在难题或创新型题上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几年后到了大学毕业要显能力的时候,不在意一分得失的男生,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把女生远远抛在后面(高科技领域内男生占绝大多数)。如果只根据占大比分的语文来招收学生,这样的学生即使得了状元未必是将来的创新高手,大一点说中国的未来却失去了科技创新的童子军。再说数理化是科技和信息时代里的全球性语言。科技愈加重要的时代里,了解科技的原理必定是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物质创造毕竟是第一位的。 然而,社会环境在变,国人发现受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益处的人们感觉到了“精神”的迷失,文字语言功夫似乎不支持“升华”了,人文教育也开始跟不上时代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观点明显是过度夸大了理科的作用,相应也否定了人文学科。也有其局限性,在于两点:一、并不是只有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二、单单学好数理化,虽然能走遍天下,但未必都不怕了,还得学会怎样很好地融入社会。 当物质社会发达到了今天,人们发现人文精神的更可贵,对本民族语言的回归呼声更强烈。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科,已融入了更多更大更内涵的东西,上升到了一切之基、一切之源,于是准备把语文科弄成是各科当中区分度最大、偶然性最强的一门,当然这样一来对于学生们来讲,语文科就变成了最难以把握,难以捉摸的学科了。这与确定性、客观性强的数理化相比,语文学科特有的主观性总使人有几分忌惮。特别是2013年以来,中高考的整体难度要求要有所下降,如果再用数理化拉开差距相对变得越来越难,语文的区分作用因此而更加显著。因此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于是有了“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论断。 综述,从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完全可以反应出我们国人的老毛病:手痛医手,脚痛医脚。很容易走极端,难真正的“中庸”。其实每学科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试想“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观点如果被极端化理解后的后果非常可怕,如果计分科目中有一科是0分的话也是很难与别人比的,哪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就没有受影响吗?从假设上说,这不是又回到了一千年以前吗?又要回到“精神崇高,现实挨打”的清朝吗?因此对中国式的口号一定要清醒认识,不可极端呀! |
上一篇:《高中数理化》杂志怎么样是正规期刊吗知网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