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改革将实行,只学数理化“行不通”

2021/10/13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学生的理科成绩远比文科成绩要更重要,毕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在家长们的心中非常牢固。

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忽视语文和其他文科的学习,这点在小学以前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可等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常年在及格边缘徘徊。

学生的反向偏科,让很多家长开始纳闷,明明是中国人,怎么连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甚至还会不及格呢?

学生开始“反向偏科”,语文成绩越来越差

其实这一现象非常普遍,不少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数学和其他理科的学习。可对于孩子的语文成绩却采取放养态度。

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理科的学习上,在语文和其他文科投入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少。

长此以往,学生的文科成绩自然会滑落,可等到家长在想让孩子学习语文时,却发现孩子怎么追也追不上了。

分析:文科的学习更注重学生长年累月的积累,你会发现文科成绩好的同学,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文学。因为只有这样的学生,才会每天坚持阅读,坚持学习语文。

中小学生的现状却是,宁可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也不愿意每周抽出一点时间去阅读。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英语对他们未来的帮助更大,而语文的学习却可有可无。

想要提高语文和其他文科的成绩,必须先从转换自己的思想,只有真正的意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提高成绩。

从时间角度上来看,提高文科成绩可远比提高理科成绩要更难。语文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积累。

家长这才意识到,应该从学生小时候就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才不会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教育部通知:“大语文”改革将实行,学生只学数理化行不通了

重视学生的文科学习非常重要,如果连自己的母语都没有学好,那么学生再学习其他内容又有什么用呢。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意识,教育部通知,要开始“大语文”制度的改革,让“大语文”走进校园,让学生领会到文学的魅力。

“大语文”改革,并不只是语文一门学科的改革,而是包括了语文在内的,所有文科的一个综合概念。

改革之后的具体举措包括,提高语言类学科在考试中的占比、提高学生对语言类学科的要求、以及增加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学习。

提高语言类学科在考试中的占比:教育部要求重视语文类学科的考试内容,以及占总分的比重,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科内容的学习上。

上海更是直接将“英语”,踢出了小学阶段的期末考试之中,只考语文和数学,从侧面提高家长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

提高学生对语言类学科的要求:在文科内容的学习上,数量和难度都要增加。

拿语文来说,过去小学古诗词数量是68首,现在则要增加到129首,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数量,帮助学生打好“文学底子”。

初中阶段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数量也增加了,在考试时也会增加古文部分的比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好我们的母语。

增加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学习:大语文的改革,绝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语文上,历史方面的学习对于学生也很重要。

很多历史需要被铭记,也理应被学生记住,我们更没有资格替前人原谅,更不能让时间把这些恶行冲淡。

都说以史明鉴,学生学习历史不仅仅是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是在为自己日后的路做铺垫,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

结语:大语文改革被提出以后,学生和家长要意识到学习语言类科目的重要性,从小就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习文科的兴趣。

让学生保持长期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让学生从阅读中领会文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大语文改革改变的不止是几本教材,几张试卷,它改变的是一代乃至几代学生的文学素养,让教育迈向一个新层次。

作为家长我们要全力以赴地支持学生学习语文类学科,用文学给予学生文化自信,真正践行好大语文改革的意义。

上一篇:高一难还是高二难两个高中生的学习状态,有没
下一篇:没有了

Top